|
发表于 2020-1-22 22:36:02
|
显示全部楼层
汉语有两种书面形式: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使用的简体中文,和台湾,香港,澳门以及大多数海外华人使用的繁体中文。但是存
在一种常见的误解,认为相互转换只需要从一个字符集对应到另一个字符集就可以了,例如从国标码(GB2312)转换到大五码(Big5)。
虽然很多代码转换工具实现了简繁汉字一一对应转换,但事实上不是这么简单,简繁汉字并不全是一一对应的,一个简体字可以对应多个繁体字,如:
发现、发明的“发”对应的繁体字是“發”,头发、发菜的“发”对应的繁体字是“髮”
以后、今后的“后”对应的繁体字是“後”,太后、皇后的“后”对应的繁体字是“后”
网马资讯的汉字简繁插件做得还可以,能实现GB2312简体转BIG5繁体、BIG5繁体转GB2312简体、GB2312简体转GB2312繁体、GB2312繁体转BIG简体,并且不是页面显示上的繁体,是真正意义上的BIG5繁体,有相当部分一字多义的词都能正确转换,大家参考参考啊
http://www.netmaster.net.cn/CN/services.asp |
|